名称: 黄玉麟仿供春树瘿茶具(配杯)
制造年代: 清
材料: 紫砂
收藏地: 宜兴紫砂工艺厂
介绍
龚春(亦作“供春”)作品传世极少,现存仅两件——“六瓣圆囊壶”和“树瘿壶”。其中“树瘿壶”被视为明代中期紫砂器的标准模式,是现今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完整塑器造型。是明正德年间,供春作为家僮伴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偷学老和尚的制壶技术,仿照寺中银杏古树树干上的瘿结,捏筑为胎制成。树瘿壶造型苍古,壶嘴和壶把犹如天然妙成,周身凹凸不平,指螺纹隐现,壶把内壶身上有篆书“供春”二字。被前人称颂为“脱尽人巧殊众工,神工鬼斧难雷同”,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本品为清代著名制砂艺人黄玉麟仿制而成,虽是仿古,亦有创新,由细泥捏制而成,壶体浑圆敦厚,全身起皱,皱纹似古老树皮,清晰自若,壶式样古朴雅拙,与光滑明亮的瓜蒂钮形成鲜明对比,亦和谐精美,更有内壁施白釉,开鱼子纹片的带耳把杯与之相配,组合为成套茶具,从而区别于纯粹简单的仿古,别具新意。
黄玉麟,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制砂名手,发挥了前人与名人文士合作之优良传统,生产出一些流芳后世的佳作,为人所称颂。如与吴大征合作之“提梁卤”,与吴昌硕合作之“孤菱壶”。
明代末年,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造壶之家,……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明代龚春、时大彬,以至清代的陈鸣远和善于监制紫砂壶的陈曼生,之所以名传至今在于其创造性与试探性,而非陈陈相因。李英豪先生认为:“纵使是仿古,也应是注重古意、古风和古代创作艺术的精神,而非只作器形上的模仿与抄袭”况且,紫砂器作为单一的茶具生产,本身产量就不大,又完全凭借个体的艺匠按照自我的审美意识进行生产,每一件作品(或称为艺术品),都应是作者心境的流露,修养的体现。刻意模仿,难免东施效颦。
市场估价:人民币18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