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尺寸:高42.5cm 口径28cm 肚径33.4cm
产品介绍: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汉族劳动人民制作瓷器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烧造精致而独占熬头,造型优美,色彩绚丽,装饰精美,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退,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 本品坯胎全手工拉坯制作,釉面和青花料采用高档仿清颜料。瓶身山水风景图团花簇拥,构图优美,瓶颈花卉、圈足纹图和瓶身山水风景图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层次清晰,瓷质温和细腻,釉色古朴清丽,晶莹丰润,清新养目,极具古意,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实用价值。景德镇陶瓷凉墩、瓷凳用于家庭吃饭,夏天摆在庭院乘凉,本店陶瓷桌子、瓷凳大部分为手工拉坯,手工绘画烧制而成,风吹日晒永不褪色。在坐具当中,马扎是最早出现的,是凳子的前身,在凳子上加一个靠背就衍变成了椅子。凳子在民间和称谓叫杌凳。最初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所以也称马凳、轿凳。民间俗称的名字还有“武凳”之称,因为习武之人坐如钟,不需要倚靠什么,因此得名。最初作为坐具的凳子,到了明清两代有了更多用处。放在床的两侧作为脚凳,摆在柜子旁,兼有花几的作用,摆放盆花,盆景。置于家中高大的顶墙柜旁,可作登高取物用。在寺庙中,可作为打禅的坐具,因此这里的凳子坐面一般宽又矮,造型则素雅简洁。农家使用的凳子则粗犷,质朴,凳腿一般较粗,看上去质朴坚固。 凉墩、瓷凳一般用在园艺、公园、小区休憩场所,或专卖店内摆放谈话,家庭庭院装饰,医院、政府等机构的凉亭摆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