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瓷茶碾
唐时,人们饮的主要是饼茶,在饮茶前先得将饼茶碾成细末,方可煎茶,否则很难将茶汁煎出来。茶碾的作用,就是将饼茶碾成细末,所以,它是煎茶用的一种器具。出土于河南偃师唐代崔防墓中的瓷茶碾,按照墓主葬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计算, 迄今已有1150多年的历史了,是迄今实难觅见的茶具珍宝。
这件唐瓷茶碾,由碾槽,碾轴两部分组合而成。碾槽整体呈长方形,中部有一窄长弧形的沟槽,碾茶时能使碾轴在沟槽内来回转动。沟槽长22.0厘米,宽4.1厘米,深2.8厘米。槽身两侧外壁用细线浅划花鸟及飞天花纹。关于碾轮,陆羽在《茶经》中称其为“堕”,呈车轮形,中间厚,边缘薄。轮径9.5厘米,最厚处1.6厘米。碾轮中部有一圆孔,可穿木。可惜出土时,轴木已无存。
唐代诗人元稹《茶》诗曰:“ 茶。香味,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诗中在谈到煎茶时,用白玉雕琢的碾把饼茶碾成末,用红纱茶罗过筛,再入茶铫煎茶,注入茶碗,茶汤泛起黄花“饽沫”,终成清香美茶。
碾是唐、宋及其以前煎饼茶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从出土瓷茶碾的墓葬分析墓主属唐代中下层官吏。这件瓷茶碾,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用的鎏金壶门茶碾相比,无论是做工和造型,还是原料和饰纹,都要略逊一筹;但与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提及的民间茶碾 ---“用橘木制成,其次为梨、桑、柘木制成”相比,又略胜一筹,是一件颇有代表性的碾茶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