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大彬三足圆壶
时大彬,别号少山,紫砂大家。他制的壶,初仿供春,喜作大壶,后作小壶。壶技超过其父时朋,也为后人所不及。制作紫砂壶时,他喜在陶土中掺杂钢砂,或把旧壶捣成粉末重制,凡遇有不满意之作,立即击毁,不留人间。时人认为,时大彬的作品继承了前辈技艺, 又有创新开拓,故而名噪海内。1984年从墓中出土的大彬三足圆壶,是时大彬壶由大改小的代表作之一。与壶同时出土的墓志表明墓主是明代南京翰林学士华察之孙华师伊,卒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葬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表明此壶至少已有360年以上历史, 现珍藏于江苏无锡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华氏当时是无锡望族。越剧《三笑姻缘》中大画家唐伯虎在无锡华太师府屈尊当书僮,最后终于点中丫环秋香作妾。这个华太师,指的就是华察。不过,这是戏而非历史。
这件三足圆壶,通高11.3厘米, 口径8.4厘米。壶身呈球形, 素面无饰。只是在壶盖面上,环绕壶纽饰有四瓣柿蒂纹。壶的底部有三只小足,与壶身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无粘接之感。壶嘴外撇,与柄对称。在壶柄下方的腹面上,横排阴刻“大彬”楷书。壶的通体呈褐色,面上有浅色针装颗粒,虽不细腻,却有“银砂闪点”之誉,后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
1994年, 我国邮电部发行的《宜兴紫砂陶》邮票中,其中有一枚的画面就是时大彬的三足圆壶。它饮誉国内外,是明末紫砂器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每每为收藏家所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