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ly Archives: 2013

  • BK051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颜色釉、陶瓷雕塑、现代陶艺-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51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颜色釉、陶瓷雕塑、现代陶艺 • 下载地址 BK051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颜色釉、陶瓷雕塑、现代陶艺  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创造方法,独特的民族形式,独特的工艺技法,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和总结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对于弘扬中国陶瓷艺术,继承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十分重要。《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一书从历史的纵向全面展示了景德镇各时期陶瓷艺术精品,不仅让人们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及其杰出成就,而且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创造精神。通过对景德镇历代陶瓷杰作的鉴赏,可以体会到华夏文化的感染力,进入一个和谐高雅的至美境界。    《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一书容量大,分类累,集中了一批研究景德镇陶瓷艺术的专家学者撰稿,系统地阐述了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发展的概况和鉴赏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要领。此书之出版,必将洛阳纸贵,我应主編之邀,聊赘数语以为序。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qrtcdhy9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50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五彩、新彩、综合装饰-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50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五彩、新彩、综合装饰 • 下载地址 BK050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五彩、新彩、综合装饰  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创造方法,独特的民族形式,独特的工艺技法,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和总结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对于弘扬中国陶瓷艺术,继承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十分重要。《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一书从历史的纵向全面展示了景德镇各时期陶瓷艺术精品,不仅让人们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及其杰出成就,而且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创造精神。通过对景德镇历代陶瓷杰作的鉴赏,可以体会到华夏文化的感染力,进入一个和谐高雅的至美境界。  《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一书容量大,分类累,集中了一批研究景德镇陶瓷艺术的专家学者撰稿,系统地阐述了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发展的概况和鉴赏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要领。此书之出版,必将洛阳纸贵,我应主編之邀,聊赘数语以为序。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882cg5up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49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青花、釉里红、斗彩-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49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青花、釉里红、斗彩 • 下载地址 BK049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青花、釉里红、斗彩 内容简介中国陶瓷历史悠久,饮誉世界,深得人们的青睐。有中国瓷都之称的景德镇的瓷业始于汉代,东晋以后瓷器有名气。唐代景德镇著名的“陶瓷”和“霍窑”生产的瓷器名闻天下。自宋真宗景德年间,景德镇陶瓷艺术已名扬天下,代表这一时期的湘湖窑、湖田窑、杨梅亭窑,皆以青白瓷著称,其釉色莹润如玉,光致茂美,造型精巧,刻划手法之娴熟与定窑名瓷媲美。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创造方法,独特的民族形式,独特的工艺技法,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和总结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生、艺术、演变的历程,对于弘扬中国陶瓷艺术,继承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十分重要。《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一书从历史的纵向全面展示了景德镇各时期陶艺术精品,不仅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及其杰出成就,而且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的感染力,进入一个和谐高雅的至美境界。《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一书容量大,分类细,集中了一批研究景德镇陶瓷艺术的专家学者撰稿,系统地阐述了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发展的概况和鉴赏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要领。也许,对分析研究一位艺术家的艺术风格而言,分期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也许,对一个艺术家来说,阶段性是相对的,而流变性才是绝对的;也许,尽管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从萌芽到成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但是用文字来阐述这个过程就不可避免的要破坏这种完整性……我们别无选择,对张大壮绘画历程进行分期分析虽然有主观生硬的地方,但毕竟是一个浅显易懂的方法。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wicaebvf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48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粉彩-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48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粉彩 • 下载地址 BK048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鉴赏 粉彩 内容提要:本书从历史的纵向全面展示了景德镇各时期陶瓷艺术精品。此册专门介绍景德镇陶瓷四大名品之一粉彩,讲述粉彩的古代和近代、现代艺术发展脉络,并有各代粉彩作品鉴赏。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3hqdd3cd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47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学生-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47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学生 • 下载地址 BK047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学生 BK047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学生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36kf4773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46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46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 • 下载地址 BK046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著作。它系统地考察和论述了陶瓷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论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构成体系与范畴,深入地探讨了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论述了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名人和景德镇陶瓷文献等,基本涉及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结合史籍和最新出土的记载进行了考辨,并提出了新的见解。本书,可以说是景德镇学初步的和部分的探索性的研究成果。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o8mw7cer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45景德镇陶瓷史稿-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45景德镇陶瓷史稿 • 下载地址 BK045景德镇陶瓷史稿 曾经在书上介绍过有一本<景德镇陶瓷史稿>是59年三联书店出版的,发行量及少,仅有200册.可能因为数量太少了,又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尚能见到的机会就更少了.今年九月初在一网站上正巧让我无意遇见了该书的稿本,是56年的初版修改稿.我对景德镇瓷器尤其是明清瓷器一向关注.当然作为资料也有收集.整套的收藏杂志,收藏家杂志是我家中的宝贝.对这样有价值的一书自然百倍关注.拍卖的时间周期有三天,我是日夜守侯,关注拍卖情况.在拍卖最后时刻还有一个小时,我就早早蹲侯在电脑旁,30分钟---20分钟--10分钟--5分钟--,我的心跳也随着时间的迫近变的加速起来,我已感受到自己的血液的热量.1分,最后的50秒,我果断击达了键盘的数字键盘.时间依然流逝着,但拍卖最后没有结束,我不知还会发生何种情况.变数依然存在.此时的心情可谓到了千钧一发,犹如看中国足球的最后3分钟让人喘不过气来!结束了,我经过多次刷新页面,最终确认我是终结者.一颗心终于防下.一看时间24点整.咳,现如今买东西还要熬夜.但这一夜,我感觉睡的特香.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vlhg0hk9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44景德镇青花瓷片图案集-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44景德镇青花瓷片图案集 • 下载地址 BK044景德镇青花瓷片图案集 景德镇的青花瓷历史久远,图案繁多。据查阅,国内已有多种版本的青花瓷片画集与专著,包括黑白影像处理、黑白线描绘制以及纯理论性研究。本书则以对青花瓷片的残缺原样不作任何特殊处理的纯图案资料的形式和读者见面,保持作品的原汗原味和原创性,也算是本书一大特色吧。本书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将 500余幅有代表性的、审美价值较高的青花瓷画呈现给读者。内容涉及:人物、动物、植物、景物、文字、纹样。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r0cjnprt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43景德镇明清瓷器纹饰-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43景德镇明清瓷器纹饰 • 下载地址 BK043景德镇明清瓷器纹饰 明清瓷器 明、清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特点是彩瓷得到巨大的发展,器物造形型,纹饰繁多而精美。彩秞品种丰富多彩,“其彩色,则霁红、矾红、霁青、粉青、冬青、紫绿、金、银、漆黑、杂彩,随意而施。”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pgwvtz4h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42景德镇古陶瓷纹样-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42景德镇古陶瓷纹样 • 下载地址 BK042景德镇古陶瓷纹样 BK042景德镇古陶瓷纹样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41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41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 • 下载地址 BK041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 第1章 粉彩瓷绘艺术概述第2章 粉彩瓷绘艺术的形成及发展第3章 民国粉彩瓷绘艺术特征第4章 现代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的发展第5章 粉彩瓷画的装饰艺术第6章 粉彩瓷绘的装饰工艺、材料与技法应用第7章 粉彩瓷题画诗装饰艺术第8章 粉彩瓷绘的款识第9章 粉彩瓷绘艺术的欣赏第10章 现代粉彩瓷绘艺术鉴赏与收藏附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本书一至四章以陶瓷发展史为经,重点评述粉彩瓷产生的历史背景、工艺沿革和时代风格;五至十章以艺术表现形式为纬,侧重分析粉彩瓷绘装饰的工艺流程、基本技法、材料应用及瓷绘装饰艺术、作品鉴赏与收藏,力求系统地从科学、文化、经济、工艺、技术的视野来展示彩瓷花盛醉仙妆的神奇魅力、文化品位和收藏鉴赏的价值,为人们了解、学习、研究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及鉴定收藏作品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同时也可获得精神的愉悦和艺术的享受。此书亦适合高等院校陶瓷艺术专业课程教学以及广大陶瓷收藏家和爱好者阅读参考。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8pphvz4q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40景德镇雕塑瓷艺-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40景德镇雕塑瓷艺 • 下载地址 BK040景德镇雕塑瓷艺 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塑伴随陶器的产生而出现,后经商周至东汉晚期的一千多年的工艺演变,瓷塑也随瓷器诞生而出现。中国陶瓷雕塑历经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风雨历程,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艺术物质。然而,由于中国古代文献一直重视绘画、轻视雕塑。中国雕塑艺术的研究与汗牛充栋的绘画理论相比则大相殊异。本书试以中国陶瓷雕塑发展的脉络,结合陶瓷技术的进步、审美文化的演变,对中国景德镇陶瓷雕塑做一比较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优雅纤巧呈现如玉品格、彩瓷兴起展现大明风度、愉悦心境追逐把玩意味、现实之路开拓浪漫情怀等。该书的出版有助于读者对中国陶瓷雕塑史的进一步研究,一对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一 绪论1.中国陶瓷雕塑简况2.景德镇陶瓷雕塑时代特征二 一段记载引出源头追溯三 优雅纤巧呈现如玉品格1.影青雕塑瓷特征2.刻划堆塑明器的神衹意象3.儿童、虎狮形象瓷枕的塑制4.人物瓷塑的宗教意味5.秘戏瓷塑丰富多样四 开放姿态吸纳诸多文明1.瓷胎性能提高,开辟精雕细刻之表现空间2.开放姿态的塑造风貌3.尊崇藏传佛教的造像4.元代杂剧在瓷枕上反映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btfh9yrn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39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39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 下载地址 BK039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448t01eu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38景德镇的颜色釉-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38景德镇的颜色釉 • 下载地址 BK038景德镇的颜色釉 所谓颜色釉,就是用含有着色金属元素的原料配制的呈色优美的釉料。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它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度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度左右)和低温颜色釉(1000度左右),若以1250度为界,分为高、低两种。二是按烧成后的火焰性质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釉两种。三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结晶釉等。一件好的陶瓷收藏品少不了优美的釉色的陪衬。颜色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殊烧制工艺和配方。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才能显现出瓷器的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龙泉天青等;红紫色的如:祭红、郎窑红、均红、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火炎红等。黄色的如:钛黄、象牙黄、蟮鱼黄、粉黄等。绿色的如:翠绿、孔雀绿、金星绿、哥绿等;黑色的如:乌金、铁锈花、无光黑。其他还有结晶釉、窑变花釉、茶叶末、钛花釉、裂纹釉、唐三彩、龙泉釉、蜡光釉、金砂釉、变色釉、"三样开泰"、霁蓝釉等。另外还有低温颜色釉如:西洋红、胭脂红、孩儿面、粉红、辣椒红;鹦哥绿、苹果绿、浅绿、鱼子绿、瓜皮绿、炉均翠苦绿、浇绿;正黄、浇黄、淡黄、鱼子古铜、黑地浇紫等。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3vlaorww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36景德镇瓷业史-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36景德镇瓷业史 • 下载地址 BK036景德镇瓷业史 全一册,227页景德镇瓷业史◇第1页目录◇第2页第一编 总论◇第5页第一章 导言◇第5页第二章 中国陶瓷之演进◇第9页第三章 中国瓷器之产品与历代名窑◇第19页第四章 中国瓷器之制造法◇第32页第五章 景德镇地理之环境◇第44页第二编 景德镇瓷业的勃兴时代◇第53页第一章 勃兴时代之陶政◇第53页第二章 勃兴时代瓷器之特色◇第66页第三章 勃兴时代瓷业之贸◇第77页第三编 景德镇瓷业的发展时代◇第86页第一章 发展时代之陶政◇第86页第二章 发展时代瓷器之特色◇第99页第三章 发展时代之名窑◇第140页第四章 发展时代瓷业之贸易◇第153页第四编 景德镇瓷业的衰落之原因◇第166页第一章 景德镇资业衰落之原因◇第166页第二章 衰落时代陶资各业之概况◇第177页第三章 衰落时代陶瓷各业之圃体及陶工生活◇第192页第四章 衰落时代陶业之贸易◇第199页第五章 衰落时代之改良资业计划与实施◇第207页资料详图、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j378fv5r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35景德镇瓷器的研究-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35景德镇瓷器的研究 • 下载地址 BK035景德镇瓷器的研究 BK035景德镇瓷器的研究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6rejq7lo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 阅读器

  • BK034景德镇瓷雕作品选 (一)-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34景德镇瓷雕作品选 (一) • 下载地址 BK034景德镇瓷雕作品选 (一) 本书选收景德镇雕塑瓷厂十几位瓷雕艺术家的百余件艺术珍品。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pbk1z9a3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33金属陶瓷的制备与应用-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33金属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 下载地址 BK033金属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设计,金属和陶瓷粉体的特性,金属陶瓷的成型,金属陶瓷材料的烧结,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性能,氧化物基金属陶瓷,碳化物基金属陶瓷,(碳)氮化物基金属陶瓷,硼化物基金属陶瓷,含石墨基金属陶瓷,其他金属陶瓷应用等。   本书内容共分12章,系统地介绍了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设计,金属和陶瓷粉体的特性,金属陶瓷的成型,金属陶瓷材料的烧结,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性能,氧化物基金属陶瓷,碳化物基金属陶瓷,(碳)氮化物基金属陶瓷,硼化物基金属陶瓷,含石墨基金属陶瓷,其他金属陶瓷应用等。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3zpap4aa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32江西陶瓷史-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32江西陶瓷史 • 下载地址 BK032江西陶瓷史 序前言第一章新石嚣时代的江西陶器第一节陶器的起源、制作与纹饰第二节万年仙人洞绳纹粗红陶器第三节修水山背文化灰红陶和磨光黑皮陶第四节早期几何印纹陶的出现第二章夏商周春秋时期的江西陶瓷第一节夏代陶器第二节商代陶器、釉陶器与原始瓷器第三节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陶瓷器第三章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江西陶瓷第一节战国时期的陶瓷器第二节秦汉时期的陶瓷器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陶瓷第一节东汉末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窑址,第二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西古墓葬青瓷器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的...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bgbqf1zl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31江西考古资料汇编 瓷窑址及出土瓷器部分-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31江西考古资料汇编 瓷窑址及出土瓷器部分 • 下载地址 BK031江西考古资料汇编 瓷窑址及出土瓷器部分 BK031江西考古资料汇编 瓷窑址及出土瓷器部分     渎口村东约一公里的丘陵坡地上,发现了一处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距今约1100年的晚唐五代青瓷窑址。经过考古学家的抢救性发掘,目前整个窑场的发掘面积已达1000平方米,揭示出了斜坡式“龙窑一座”以及最深处达4米多的大量青瓷器堆积。  由于这是一处典型的烧造青瓷器的民间窑场,出土器物也绝大多数为青釉瓷和少部分酱褐釉、黑釉。目前出土完整和可复原器物近2000件,已经复原315件,主要为壶、钵、碗、熏炉等生活用具,以及瓷塑、建筑构件和窑具等。中国古陶瓷专家、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余家栋介绍,从出土的双步短流把柄壶、长流把柄壶、黄熏炉、刻划花卉碗以及双鱼形瓷塑等器物分析,这些均属青泛黄绿釉青瓷器。  青瓷器是指因釉料中所含铁元素,经过高温烧造、釉面呈青绿色或青黄色的瓷器。其发源于东汉,鼎盛于晚唐五代。浙江省上虞和绍兴一带因延续时间较长和体系完备,被称为“越窑”。专家认为,由于早在三国时期,江西和浙江曾属于同一辖区,千百年来双方的制瓷业互相影响、渗透和仿制。因此,新发现的江西玉山窑充分反映出赣浙两省瓷业的渊源关系,不仅为江西陶瓷发展史充实了一段至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赣浙两省窑业的相互交流,甚至为改写中国青瓷发展史提供了新的佐证。  目前,考古专家正继续对窑床和作坊遗迹进行重点清理,以期完整保护这一江西省陶瓷考古的重大发现。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ldeezp4l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30鉴壶-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30鉴壶 • 下载地址 BK030鉴壶 茶叶与茶具是不可分离的,茶具随着饮茶方法的改变而不断创造出新的品种来,历来是非常讲究的。品茶不仅仅是生理上需要饮水解渴,并且升华到一种文化,为全民族所共有。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以及西南众多的少数民族,不管在语言、文字、习俗方面有多大。   茶叶与茶具是不可分离的,茶具随着饮茶方法的改变而不断创造出新的品种来,历来是非常讲究的。品茶不仅仅是生理上需要饮水解渴,并且升华到一种文化,为全民族所共有。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以及西南众多的少数民族,不管在语言、文字、习俗方面有多大差异,但在饮茶、品茶上,对茶具使用的讲究却是一致的。茶和茶具是珠联璧合的文化载体。   本书目录   序一 阮浩耕   序二 于冠西   茶具概述/1   中国茶具的流变与发展/8   《茶经》所列茶具/9   唐代的宫廷茶具/13   宋元明清时期的茶具/19   中国茶具对国外的影响/22   朝鲜半岛的茶具/22   日本的茶道具/23   欧美及其他地区的茶具/39   瓷器的发展与茶具/42   瓷器的历史沿革与茶具/42   瓷器的款识、鉴别   与茶具/45   紫砂陶艺和茶壶的选择使用/49   紫砂陶艺/49   紫砂茶具的兴起与发展/54   紫砂陶对欧洲陶瓷的影响/56   紫砂茶壶的选择和使用/58   紫砂壶的特色及鉴赏/63   紫砂壶的类别和线、形、釉/63   神秘的“曼生十八式”壶/69   朱红泥壶的特色/70   浙江长兴的紫砂壶/72   紫砂壶的鉴赏与鉴定/73   文人钟情紫砂壶/78   历代名家名壶/86   储南强所藏供春壶/86   明嘉靖提梁壶/86   时大彬紫砂提梁壶/87   时大彬六方紫砂壶/88   时大彬三足圆壶/89   时大彬僧帽壶/89   李茂林菊花八瓣壶/90   李仲芳扁圆壶/90   徐友泉香形三足壶/91   邵文银圆珠壶/91   陈用卿弦纹金钱如意壶/92   陈仲美束竹圆壶/92   曼生铭紫砂竹节壶/93   彭年制曼生铭梅雪壶/93   彭年制曼生铭套环纽壶/94   彭年制曼生铭半瓢壶/94   陈曼生云蝠方壶/95   杨彭年筒形壶/95   彭年制石梅铭圆角方础壶/96   彭年制石梅铭竹段壶/96   彭年、钱杜合制寒玉壶/97   瞿子冶汉钟壶/97   彭年制老冶铭石瓢壶/98   邵大亨鱼化龙壶/98   邵大亨八卦束竹壶/99   项圣思紫砂桃形杯/99   陈鸣远南瓜壶/100   陈鸣远天鸡壶/101   陈鸣远莲形银提梁壶/101   陈鸣远蚕桑壶/102   吴月亭三足圆壶/102   松亭制月亭铭竹节柿形壶/103   乾隆款描金紫砂方壶/103   描金山水八卦壶/104   黄玉鳞方斗壶/104   黄玉麟制吴昌硕铭孤菱壶/105   黄玉麟提梁壶/105   黄玉麟仿供春树瘿壶/106   任伯年铭刻花提梁壶/106   韵石制赧翁铭博浪椎壶/107   程寿珍掇球壶/107...

  • BK029贾文忠谈古玩复制-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29贾文忠谈古玩复制 • 下载地址 BK029贾文忠谈古玩复制 推荐由著名文物鉴定、修复专家贾文忠、贾树父子撰写的“贾文忠谈古玩系列”近日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四部新书是集贾氏父子的实践经验为一体的总结,涉及收藏者从事收藏活动所需具备的各方面知识,是迎合新形势下收藏的必备工具书。  古玩复制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技术,历史悠久。一件高仿的文物复制品可以称“下真迹一等”。本书集“贾氏之家”传统复制经验和现代新科技、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于一体,使古玩爱好者能够了解古玩的复制方法,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也可作为复仿制品厂家和古玩爱好者的参考读物。内容提要由著名文物鉴定、修复专家贾文忠、贾树父子撰写的“贾文忠谈古玩系列”近日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四部新书是集贾氏父子的实践经验为一体的总结,涉及收藏者从事收藏活动所需具备的各方面知识,是迎合新形势下收藏的必备工具书。  古玩复制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技术,历史悠久。一件高仿的文物复制品可以称“下真迹一等”。本书集“贾氏之家”传统复制经验和现代新科技、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于一体,使古玩爱好者能够了解古玩的复制方法,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也可作为复仿制品厂家和古玩爱好者的参考读物。目录上篇第一章 古玩复制概论第二章 青铜器复制第三章 陶器复制第四章 瓷器复制第五章 书画复制第六章 玉器复制第七章 纺织品复制第八章 甲骨复制第九章 石质古玩复制第十章 彩塑复制下篇第十一章 古玩翻模常用技术第十二章 文物复制中的鎏金工艺第十三章 青铜嵌错工艺第十四章 刷镀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作用第十五章 几种金石的传拓技法第十六章 书画、古籍修复及复制材料第十七章 结语:文物复制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作者介绍贾文忠,生于北京金石世家,自幼酷爱金石书画,得其父、著名文物修复专家贾玉波之真传。先后在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从事文物鉴定、保护、修复、复制等工作。现为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文物研究室主任,兼任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央电视台《鉴宝》、《艺术品投资》专家顾问等。主要著作有《文物修复与复制》、《古玩保养与修复》、《佛像真的识别》、《鉴定——贾文忠谈青铜》等。  贾树,北京古铜张派第五代传人,贾氏文物之家第三代传人,收藏评论及文物名家专访散见于《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文物报》等多家媒体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qbh2q917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28壶具投资技巧-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28壶具投资技巧 • 下载地址 BK028壶具投资技巧 BK028壶具投资技巧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hr23v00d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27海外珍瓷与海底瓷都-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27海外珍瓷与海底瓷都 • 下载地址 BK027海外珍瓷与海底瓷都  瓷器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发明之一。我国陶瓷工艺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艺术成就蜚声中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书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在概述中国海上贸易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亚、非、欧、美各国出土的中国瓷器及其收藏的主要珍品。      第二部分,综述世界各地海底沉船中的中国外销瓷,并重点介绍最近马来西亚六甲海峡"戴安娜"号沉船中打捞出水的全部陶瓷器及其特点。内容丰富、新颖,对美术和陶瓷工作者和爱好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一、 海外珍瓷     (一) 中国的海外贸易     (二) 遍布亚、非、欧、美的中国陶瓷        二、 海底瓷都      (一) 海底沉船中的瓷器概述     (二) 马来西亚历史名城马六甲见闻     (三) "戴安娜"号沉船打捞出水的中国外销瓷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2iz3rt98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26海外藏中国元明清瓷器精选-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26海外藏中国元明清瓷器精选 • 下载地址 BK026海外藏中国元明清瓷器精选 从18世纪沉没的瑞典“哥德堡号”商船上打捞上来的中国外销瓷,于2006年9月在北京故宫午门城楼展出,这次名为“瑞典藏中国外销瓷展”的展览共展出181件瓷器。2007年1月,英国苏富比拍卖公司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拍卖了从越南海域打捞上来的约7.5万件中国清代青花瓷器,引起了全球收藏家的关注。为期3天的5场拍卖会取得了300万欧元的总成交额,高出了此前200万欧元的估价。目录中国陶瓷在海外(代序)图版元代瓷器图版元末明初瓷器图版明代瓷器图版清代瓷器图版图版目录作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xhplcmcj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25国宝春秋 陶瓷篇-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25国宝春秋 陶瓷篇 • 下载地址 BK025国宝春秋 陶瓷篇 《国宝春秋:陶瓷篇》选取了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中国陶瓷有代表性的国宝级器物予以详细解决 ,揭示了这些国宝陶瓷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与传奇故事。《国宝春秋:陶瓷篇》融中国古陶瓷的知识性、故事性为一体,图文并茂,既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各个时代的具体陶瓷器物,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各个时代陶瓷发展的特点和成就,是中国古陶瓷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读者能够从中领略中国古陶瓷的伟大历史和成就,并从中学习到中国陶瓷的历史知识、工艺知识和艺术知识。 寓意深远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从蛋壳黑陶杯看龙山文化的制陶工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陶俑盛唐气象唐三彩地宫悬疑之“秘色瓷”真相长沙窑瓷器上的书画艺术耀州窑提梁倒灌壶暗藏的玄机“娃娃大哥”传说中的定窑孩儿枕汝窑的发现之旅钧窑花盆的数字之谜“黄梁美梦”与磁州窑瓷枕建窑天目瓷与宋代斗茶之风元代都尉驸马家的窖藏瓷器价值2.3亿元的鬼谷子下山图罐开国功臣墓中的梅瓶釉里红“灯座”创下明瓷拍卖记录见证汉藏团结的宣德青花五彩碗四十根金条换来成化斗彩三秋杯生死不离的时大彬紫砂壶“风火仙师”与大龙缸的故事“桃花美人”康熙豇豆红釉瓷屡创拍卖新高的乾隆珐琅彩双耳瓶雍正粉彩橄榄瓶的“落叶归根” 序言“国宝”是国家宝器的意思。《国语·楚语》记楚大夫王孙围聘于晋,回答晋定公问,说:“围闻国之宝,六而已: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乎详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这是当时主流社会的“国宝”意识,至少包括这几层意思:一指富饶的土地,二指杰出的人物及其德行,三指宝贵的器物。这说明“国宝”包括人、地、物,分具自然、人文属性,包括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含义。本丛书所谓“国宝”,专指器物珍宝。器物珍宝如豆、鼎、壶,原本来自新石器时代实用的陶制生活用品,因逐渐使用在祭仪之中,有的演变为国家的象征物。“国宝”必具价值:在经济范围内具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在文化范围内具传统遗存价值,在文物考古范围内具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近代学者,又从中看出它们具有审美、认知和教育方面的特殊价值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2jiu527w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24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乙)-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24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乙) • 下载地址 BK024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乙)  品相:九品作者: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社:国立故宫博物院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apldysmh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23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乙)-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23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乙) • 下载地址 BK023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乙) BK023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乙)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kfublzdc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 阅读器

  • BK022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丁)-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22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丁) • 下载地址 BK022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丁)  :<故宫瓷器录>第一辑:宋元、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编印、硬精塑护封带原版纸板函套、大32开、台湾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民国50年(1961年)初版发行一千部、343+78页。该书1册分上下编:上编为:故宫博物院藏器 、下编为: 中央博物院藏器。2::<故宫瓷器录>第二辑:明、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编印、硬精塑护封带原版纸板函套、大32开、台湾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于民国51年(1962年)-民国55年(1967年)始出齐、初版发行一千部、该套书分:甲、乙、丙、丁4册为1套、4册书总页码:263+17+241+22+126+189+53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756c0d4s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21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丁) 上编 故宫博物院藏器目录-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21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丁) 上编 故宫博物院藏器目录 • 下载地址 BK021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丁) 上编 故宫博物院藏器目录 故宫瓷器录 第一辑 宋元 上编 故宫博物院藏器目录.故宫瓷器录 第一辑 宋元 下编 中央博物院藏器目录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甲) 上编 故宫博物院藏器目录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甲) 下编 中央博物院藏器目录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乙) 上编 故宫博物院藏器目录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乙) 下编 中央博物院藏器目录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丙)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丁) 上编 故宫博物院藏器目录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丁) 下编 中央博物院藏器目录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1kyx2k57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20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丙)-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品相:九品作者: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社:国立故宫博物院 目录 •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 http://dl.dbank.com/c0o5v6db8y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19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19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 • 下载地址 BK019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 目    录序一…………………………………………………………………杨新  8序二……………………………………………………………………………耿宝昌  1 0序三…………………………………………………………………李辉柄1 2前言…………………………………………………………………吕成龙  1 4图版目录……………………………………………………………………·  1 6    明代仿古瓷……………………………………………………………………………………一  2 4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朝仿古瓷…………………………………………………………………一  6 2    清代光绪朝至民国时期仿古瓷………………………………………………………………一  162    新近仿古瓷……………………………………………………………………………………一  214    重要窑址标本…一……………………………………………………………………………一  238附录一历年窑址调查纪要…………………………………………………··  272附录二历代窑址调查论文目录………………………………………………  278后记………………………………………………………………………………………………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t0rkdx7h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

  • BK018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18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 • 下载地址 BK018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 目    录序一…………………………………………………………………杨新  8序二……………………………………………………………………………耿宝昌  1 0序三…………………………………………………………………李辉柄1 2前言…………………………………………………………………吕成龙  1 4图版目录……………………………………………………………………·  1 6图版    明代仿古瓷……………………………………………………………………………………一  2 4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朝仿古瓷…………………………………………………………………一  6 2    清代光绪朝至民国时期仿古瓷………………………………………………………………一  162    新近仿古瓷……………………………………………………………………………………一  214    重要窑址标本…一……………………………………………………………………………一  238附录一历年窑址调查纪要…………………………………………………··  272附录二历代窑址调查论文目录………………………………………………  278后记………………………………………………………………………………………………  280序    一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古陶瓷31万余件。为了连贯陶瓷历史和增添名品,1949年以后,通过收购和接受捐赠等方式又新人藏了近3万件,总数达34万件之巨,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半个世纪以来,对于院藏陶瓷的整理鉴别、陈列展出和编辑出版,一直是文物研究工作的重心之一。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以上各项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培养锻炼出一批陶瓷专家和学者。    瓷器是中国人的创造发明,自汉代始,经唐人宋,日臻精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远销海外。然而自它从生活日用品进人赏鉴家视线范围以后,不但价值愈来愈昂贵,而且出现了后代仿制甚至伪造前代作品的现象,致使古陶瓷鱼目混珠,真赝难辨。因此无论是陈列展出、编辑出版,还是作艺术分析和史学论述,对古陶瓷的清理鉴别是最基础的工作。在这方面的研究中,陈万里和孙瀛洲两位前辈,为我院率开先锋。陈先生借鉴考古学方法,从调查古窑址人手,对传世古陶瓷进行研究。50至60年代初,曾带领一批年轻学人,奔赴全国各地,对古窑址进行实地考察,采集到大量的标本。这一远见卓识的行动,不但为后人留下了一套完整的研究资料,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古窑址的被破坏,愈益显示出其珍贵与价值。陈先生的陶瓷论著有《中国青瓷史略》、《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瓷器与浙江》等。与陈先生风格不同,孙先生则熟悉古董行业掌故,特别是对古瓷的仿制伪造有深入的研究,以伪证真,凭借他一双慧眼和丰富的经验,在古陶瓷鉴定上成绩卓著。他的《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刚刚发表,即为当时香港报纸所转载。陈、孙两位前辈于古陶瓷的鉴定研究,各具特长,同时共事,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为我院陶瓷学的研究开创了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幸的是,正当他们的才能智慧有待充分发挥的时候,却于“文革”中双双含冤去世。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未竟事业,有冯先铭、耿宝昌两位先生继承,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前辈基础上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    “文革”之后,院里的文物研究工作逐渐步人正常。为开展科学研究,培养文物事业的后续人才,由院里统一组织给专家配备助手。金石、书画、陶瓷等专家们纷纷走出院门,到全国各地调查搜集资料,作更深人的研究,你回我往,仆仆风尘,极一时之盛。陶瓷方面则由冯先铭先生率领助手继续对古窑址考察,采集标本。这一学术活动,引起了国外陶瓷学界的密切关注。80年代,以收藏研究中国古陶瓷而著名的日本出光美术馆,曾提出与我院交换瓷片,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先后进行了三次交换。随着古窑址标本的不断丰富,考古发掘出土陶瓷的增多,以及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冯先生对于陶瓷史和鉴定的研究进入到了收获期,论文不断发表,在陶瓷界享有极高声誉,被推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首任会长。由他组 织、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是我国第一部详尽系统的陶瓷通史巨著,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可惜的是冯先生不幸于1993年病逝,遗著有《冯先铭古陶瓷论文集》、《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等。以陈万里、冯先铭为首的两代学人所辛勤采集到的古窑址标本,他们生前都未来得及整理出版。李辉柄先生是当年参与考察者之一,现在正由他来继续负责这一工作,图录有待付梓。耿宝昌先生曾受业于孙瀛洲,侧重于从传统的方法研究鉴定古陶瓷。其为人淳厚,谦虚谨慎,手追心记,好学不倦;考察、鉴定、讲学,走遍了全中国,远涉东南亚及欧美诸国,德高望重,所到之处,极受人敬重。以积数十年传统鉴定经验,并吸收考古学方法,著成《明清瓷器鉴定》一书,影响所及,为从业者所必备。诚如曾在我院工作过的叶吉吉民教授所评,该书“论述周详,剖析精微,足以启迪后学,发人深思,实属文物鉴定方面富有真知灼见、图文并茂之难得佳作”。我院的陶瓷研究,在陈、孙、冯、耿的启动带领之下,李辉柄、王莉英、叶佩兰又形成一代学人,而更年青的一代,正在成长。    陶瓷鉴定学研究,是一门艰辛的学问,尤其进入现代社会,一些利欲薰心者,不惜引进现代化技术手段,仿制伪造古陶瓷,混淆视听,谋取暴利,给陶瓷鉴定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这需我们认真对待,除了引进新的科学技术检测手段之外,同时要发挥博物馆的藏品优势,集中专家们的智慧,共同协作来解决这些新问题。为了展示我院几代陶瓷专家多年来对院藏陶瓷的整理和鉴定研究取得的成果,同时也为培养锻炼年青一代学人,院决定举办一个《古瓷真品仿品对比及重要窑址标本展》和陶瓷鉴定学术研讨活动,及编辑出版图录。这些都由老专家指导,年轻一代具体执行。展览公开面向观众,学术活动吸收文物博物馆界及同行业者共同参与。我想这是有益于学界的事,故将缘起叙述于此。同时这也是对我院已故的陶瓷专家陈万里、孙瀛洲、冯先铭先生最好的纪念和怀念。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mf9iaspm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17古玩辩伪100例_-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17古玩辩伪100例 • 下载地址 BK017古玩辩伪100例 本书运用多年进行文物研究的经验,借鉴翔实的文物资料,结合众多实物图片,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古代陶器,瓷器,青铜器,钱币,印章等的辨伪技巧与方法。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2qryfy58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16古代瓷器-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16古代瓷器 • 下载地址 BK016古代瓷器 瓷器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烧出所谓的“原始青瓷器”;东汉时期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自魏晋南北朝而到隋唐时代,制瓷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制瓷业进入了发展兴盛时期,创烧出了许多新的品种,由单色釉发展到多种彩色釉,装饰纹样繁华复杂;由名窑的此消彼长,最终使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下面结合考古出土资料,极其简略地介绍中国古代瓷器在历朝的主要发展。在殷商时代出现的“早期青瓷器”,最早属于郑州二里岗时期,标志着中国瓷器的起源。在郑州商代中期居住遗址和墓葬中,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墓葬中也都出土一批“早期青瓷器”。商代晚期的早期青瓷在河南安阳殷墟,辉县琉璃阁,河北藁成山东济南大辛庄,山东益都,江西清江吴城等地都有所发现。早期青瓷器选料尚不够精,工艺较简陋,器型品类较少,釉层厚薄不匀,而且容易剥落,与成熟的瓷器尚有一定距离。西周时期早期青瓷发现比较普遍;如北京琉璃河,河南洛阳,陕西西安,甘肃灵台,安徽屯溪,江苏溧水,江苏句容等地遗址与墓葬中均有发现;器类、胎釉等方面较之商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如江、浙、赣等省及东南闵、粤、桂、湘、台等省区,中原如预、晋等省都出土了大量早期青瓷器,胎质细腻、成型端好,釉质均匀、器类增加。在浙江,发现了发现了烧造早期青瓷的龙窑窑场(一说殷周时期湘、赣一带已有发现),也有用圆窑烧造早期青瓷,用陶瓷碎片及扁圆形垫珠,未见更先进的窑具。战国晚期,早期青瓷的烧造因为楚文化的东进而出现一次中断。秦、两汉又见一些同类的产品,东汉是“早期青瓷”终结期。东汉时期是成熟的青釉瓷器出现期。古代工匠在浙江上虞一带烧成了成熟的青瓷器,胎土细致,瓷胎已烧结,胎釉结合紧密,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釉色纯正,透明而有光泽。此时还出现了黑釉瓷。此时龙窑有了很大改进与提高,出现了斜底直筒状垫座、束腰喇叭形垫座、三角支钉等专门的窑具。东汉时期是中国瓷器使上的重要阶段。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业有了很大的进步,浙江越窑青化瓷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江苏宜兴、浙江温州、浙江金华以及川、鄂、湘、赣等地的青瓷烧造,也都各有特色。两晋时金华婺州窑在粗质瓷胎上首先应用了化妆土。东晋浙江德清窑的产品中出现光亮如漆的黑釉瓷。在南方青瓷器中出现了褐色点彩乃至釉下彩绘新工艺。北朝后期,在北方出现了白釉瓷器。这一阶段除了龙窑的改进,北方出现许多馒头窑烧制瓷器,许多新型窑具出现了,例如高大粗壮的各式垫具、坯件叠烧时用的各种间隔具,还有精微的泥点托珠、盂形垫具、三角形分叉窑具,等等;南方瓷业中出现了最早的匣钵烧造。这一时期青瓷发展到极高水平,并为“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隋唐五代时期,形成了中国瓷器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既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北方以生产白瓷为主。青瓷以越窑产品的质量最高,白瓷以邢窑产品质量最高。这一时期是重要的窑具“匣钵”普及发展的时期,使得瓷器制作与造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胎壁由厚重趋向轻薄,底足由平底、饼形足变为玉壁形底、圈足,釉面不受窑内烟熏污染,从而保持了色泽纯净,器物造型趋向于轻巧精美。这时还出现了绞胎瓷、花釉瓷、秘色瓷等高级品类,长沙窑普遍使用了瓷器高温釉下彩、釉上彩新技术。中国瓷器的外销出现了较大的规模。两宋、夏、辽、金时期是中国古代瓷器的繁荣时期。瓷器的品种繁多,釉色缤纷,除了官窑之外,民营的次窑兴起。根据产品在工艺、釉色、造型、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窑系。比较著名的有北方地区的定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南方地区的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德化窑,等等。其中自然包括享誉已久的“官、哥、汝、定、钧”等名窑。此时除了龙窑烧制外,出现了由龙窑改进的阶级窑。在青花彩瓷出现之,两宋、辽、金瓷器达到了造型、施釉、纹样装饰等工艺的最高水平。元代是古代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源自宋代的钧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等名窑继续发展。景德镇窑开始使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使得二氧化二铝的含量进一步提高,烧成温度由此也可以相应提高,烧出了颇具气势的大型器。元代还烧制成功卵白色的“枢府”釉。在景德镇等地白瓷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高温釉下彩品种——青花、釉里红瓷器普遍出现,成为中国瓷器史上又一里程碑。明清时代的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御窑厂(官窑)制品更是穷极精丽,可以说是千年中国古代瓷器的高度总结与代表。青花瓷器是各种产品的主流,以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的水平最高。彩瓷发展到空前繁盛的时期,明代初年以铜红釉水平较高,明成化年间以斗彩著称,弘治年间出现低温黄釉,正德年间出现孔雀绿釉,嘉靖时期出现五彩,清代釉色品种更为丰富,如釉上蓝彩、墨彩、釉下五彩、金彩、粉彩、珐琅彩以及各种单色釉。明清时期还出现了釉上釉下彩结合,半脱胎、脱胎瓷器等等新工艺。器物品类空前丰富,装饰手法与题材也达到空前的繁盛。从以上大略的叙述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瓷器文化,一以贯之地体现了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祖先,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制陶技术,到了商代已出现了瓷器的雏形。当时已有一种青釉器,烧制的温度可达1200℃左右,釉下刻有各种纹饰,如云雷纹、水波纹、叶 脉纹、圆点网纹等。器形则有尊、瓮、罐、钵等。这种原始青瓷在江南及北方多有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发明了胎置的轮制成型法,胎壁较薄,其器物的形体也更均匀、规整。秦汉时的瓷器,仍属原始青瓷,东汉以后,基本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青瓷。当时的青瓷窑主要在浙江上虞、余姚绍兴等古越国一带,因此青瓷也称为越窑器。三国、两晋时,这里成了全国烧瓷业的中心,大量烧制碗、碟、罐、壶、盆、盘、洗、杯、等,并少量的文房用品。瓷器在人们生活中逐渐取代了金属和漆器而成为日常器皿的主流。 到了隋唐时期,南、北方都有了青瓷的烧造,越窑瓷无论从胎釉、纹饰、种类和形制都远远超过了以往。其中湖南长沙窑烧成了釉下彩绘的瓷器,开了以后彩瓷的先河。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极盛时期,“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窖异彩纷呈,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河南临汝的青瓷久负盛名,特别是其胎釉达到了极高的水准。陕西铜川的耀州窑也以青瓷见长,装饰有刻花和印花两种手法,富有民间生活气息。在南方的浙江龙泉,相传有兄弟二人,都精于烧瓷,各主一窑,哥哥所主持的瓷窑人称“哥窑”,弟弟所主持的瓷窑以地名来命名,称“龙泉窑”。哥窑器胎质黑褐,釉多裂纹,其裂纹成了青瓷的自然装饰。龙泉窑胎质色白,尤以釉色见长,肥厚莹润、色泽有粉青和梅子青,前者光润柔和,淡雅如碧玉;后者苍翠欲滴,色如翡翠。河南禹县的窖工们创造了窑变技术,在青色釉中含有铜元素,经高温烧制,釉色就呈现出紫红和玫瑰红等色彩,这种釉色如落日晚霞,非常美丽。白瓷在宋代也有很大发展。河北曲阳的定窑白瓷胎质坚细密实,其釉莹润,白中泛黄,有如象牙。定窑制作精巧、纹饰美观。江西景德镇还烧有一种介于青白之间的“影青”瓷,青中显白,白中带青,也颇为典雅美观。 元代国瓷器发展的新阶段。江西景德镇的烧瓷业迅速掘起,窑工们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创出了“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釉下彩瓷,结束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时代,瓷器在这个基础上迅速向多样化发展。景德镇的匠师们用铜红颜料在胎体上绘制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加施一层清釉,入窑烧成美丽的“釉里红”, “美人醉”。另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烧制成功了“青花”,这是在釉下用青花颜料绘图然后烧制而成。青花瓷的出现,开辟了中国瓷器工艺的一个新纪元,从此,青花成了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瓷种,普遍为人们所喜爱,至今长盛不衰。 明清彩瓷可以看成是我国数千年陶瓷工艺的一个集大成的时期。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瓷器的制造中心。釉里红”在明清时多有发展,如明永乐年间出现了霁红,而宣德年间的“宣红”则是正色的鲜红了。而后,清康熙年间又出现了类似红宝石鲜红的“郎窑红”,同时烧出了一种犹如桃花色的“桃花片”。还有浓淡相间,在朦胧的粉红中透出点点深红,此外还有火焰红、豇豆红、祭红等等。在青花和釉里红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釉上彩绘,如斗彩、五彩等。而清代更创新出粉彩、珐琅彩等等瓷,它不仅运用了青瓷、白瓷胎釉烧制工艺的全部优秀成果,而多有创新,出现了在一件瓷器上运用不同釉彩的组合形式,使传统瓷器工艺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准。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ks9q732o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15古瓷辨赏-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15古瓷辨赏 • 下载地址 BK015古瓷辨赏  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阴篆暗阳阴。  横竖花四双单圆;晋唐小楷最出群。  再如成化款识:  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  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不越刀。  明字月尖日肥胖,成字一点头肩腰。  成化“天”字歌诀:  天字无栏确为官,字沉云濛浅褐边。  康雍仿造虽技巧,一长两短里俱干。  还有正德款识:  大字横短头非高,明字日月平微腰。  正字底丰三横平,德字心宽十字小。  年字横划上最短,制字衣横少越刀。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l6vh1lyj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14大家谈收藏 陶瓷-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14大家谈收藏 陶瓷 • 下载地址 BK014大家谈收藏 陶瓷 1993年至2004年间所刊载的文章精选,之所以选取这一时间段刊载的文章,一是考虑到这一时段的陶瓷鉴赏文章精选,之所以选取这一时间段刊载的文章,一是考虑到这一时段的陶瓷鉴赏文章由浅入深,有系列、有系统,普及性强、涵盖面广;二是考虑到1998年后,尤其是《中国文物报》改刊后,陶瓷类鉴赏文章专业性增强、学术味重,且篇幅大、内容杂,宜作为专题今后单独成书。  本书是《中国文物报》1993年至2004年间所刊载的文章精选。这一时期的陶瓷鉴赏文章由浅入深,有系列、成系统,普及性强、涵盖面广;尤其1998年《中国文物报》改刊后,陶瓷类鉴赏文章专业性增强、学术味重,且篇幅大、内容杂。因此,重系统讲述、介绍陶瓷鉴赏知识,尤其在陶瓷史及鉴定篇目中,尽量做到全面、完整,并以点带面有针对地讲述相关知识成为本书的最大特点。全书共分两册,本书为其中的第一册。 鉴定宝典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陶瓷卷》 隋代青瓷的特点和鉴定  珍贵的唐代白瓷席彦昭 唐三彩俑的流行及其分期 再谈元代“五色花戗金”瓷  明、清斗彩瓷鉴定述略  邢窑白瓷的艺术成就和鉴定  鉴定越窑青瓷举要 长沙窑瓷器的欣赏和鉴定图说真品 花釉瓷器的特征和鉴定 青釉水波纹兽耳瓿的真伪 绿釉歌舞俑 青釉四系罐的真伪 青瓷四系水盂 青釉葵口碗的真伪 宋代影青瓷花口碗 北宋影青莲花纹碗 影青花卉纹碗 影青双鱼纹碗 宋代影青婴戏纹碗 影青刻花碗 宋代“建窑”兔毫碗  南宋影青印花纹盏 南宋龙泉鬲式炉 印花影青碗 宋代越窑碗 龙泉窑青瓷碗 金代“油滴”碗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 青白釉碗 青黄釉刻花碟 影青牡丹纹盏 元代褐釉玉壶舂瓶 青釉莲瓣碗的真伪 元代龙泉印花纹大盘  龙泉窑六瓣葵口碗 钧窑碗 元代钧窑碗 元代釉里红玉壶春瓶残片 元代枢府瓷碗 元代龙泉窑青瓷盘的真伪 青花梅瓶的真伪 明代早期青花凤纹罐的真伪 明代龙泉窑刻花大盘 青花缠枝莲纹高足杯 青花梅瓶 明代青花绘风寒三友碗 明代青花人物纹盘 明代宣德官窑青花海兽纹盘残片 元代青花瓷罐的真伪 青花罐的真伪 龙泉窑油灯的真伪 明代青花岁寒三友纹罐 青花梅瓶的真伪 花卉蝶纹盘的真伪 清代康熙红釉观音瓶 清代青花寿字纹盘 粉彩双耳瓶的真伪 粉彩盘  白釉塑双龙戏珠纹大瓶 哥窑双耳瓶 哥釉青花绘人物纹笔筒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的真伪 红釉灯笼瓶的真伪 粉青底五彩瓷器 清代五彩将军罐 清代粉彩杂宝纹盘 清代墨地五彩人物纹盒 龙泉窑花盆的真伪 青花釉里红鱼纹盘的真伪 清代雕瓷鼻烟壶 五彩花卉纹带盖杯 粉彩花鸟纹温酒器的真伪 青釉三足炉的真伪 豆青釉青花加白虎耳瓶 红彩八方花盆的真伪 五彩人物纹瓶真伪 五彩茶壶的真伪 彩绘瓷板 “官窑内造”帽筒的真伪  唐代绞胎三彩马的真伪 五彩骑马人物纹瓶的真伪 五彩花鸟双耳瓶 红釉罐的真伪  青釉广口瓶 “九谷瓷”  青花山水纹盘 辨伪作伪 古陶瓷鉴别不妨从底足着手 陶瓷釉质的老化鉴定 新仿明代晚期青花瓷器辨伪 真假元青花辨 磁州窑枕的辨伪 古陶瓷无损分析技术的发展收藏陷阱 柴窑瓷器与商人伪造 老胎新工枭型罐 复丹徒钱先生 民国“高仿瓷”一例 一把鸡头壶  偏见  “打眼”的老先生  原味 民国瓷  给自己记大过一次 鬲式炉 美丽的玳瑁釉 赝品碎片 磁州窑与吉州窑 龙泉仿官 成化款华健 “大明年造”  又见“三合一” 眼见为实投资与市场分析 中国古瓷拍卖百年小话 跨越千年晚清民国藏品升值? 哪些古代瓷器具有升值潜力  漫谈景德镇新瓷收藏 “文革瓷”和“文革瓷画”的收藏投资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ghl1je14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13瓷器的彩画-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13瓷器的彩画 • 下载地址 BK013瓷器的彩画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9x5q5uqj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12瓷器包装及其有关问题-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瓷器包装是一种生活日用器皿,同时又是根据各时代人们审美意识创作出的工艺品,是实用性与艺术美和谐统一的产物。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最能凸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峰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宋代的瓷器,在中国瓷器史上已达到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界。宋代的制瓷技术精益求精,在工艺、造型、釉色和装饰上,既各具风格特征,又在地域分布上表现为交错关联,并相互仿效,使中国陶瓷呈现为“百花齐放”的精神面貌和艺术境界。在众多的传世瓷器中,有许多是作为包装容器而使用. 目录 •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 http://dl.dbank.com/c0bi3eegp1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11瓷器-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目录 • BK011瓷器 • 下载地址 BK011瓷器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古老城市。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发展历程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xj7rpq8q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10瓷器、精陶与彩陶-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图书《瓷器·精陶与彩陶》  目录 •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 http://dl.dbank.com/c0cv84qjli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09瓷路:从卡车司机到陶瓷收藏家-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09瓷路:从卡车司机到陶瓷收藏家 • 下载地址 BK009瓷路:从卡车司机到陶瓷收藏家 开篇之一:应缘而生开篇之二:如是我闻第一章  瓷都寻缘第二章  随缘而来第三章  瓷路痴心第四章  见性成佛第五章  领悟怡悦第六章  厚德载福第七章  阳光水珠尾篇  本无一物书后小记--------------------------------------------------------------------------------导语        走进收藏,方知收藏世界的缤纷,陶瓷的收藏,更需要鉴赏和悟道。本书详细描述了孔发龙先生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从一名普通的卡车司机到知名陶瓷收藏家的奋斗历程、精神世界和收藏经验。     让我们走进他,走进他收藏陶瓷的那份心情吧! --------------------------------------------------------------------------------前言    诸法因缘生……    世间凡听说或认识景德镇这三个字的人,恐怕多是从听说或认识瓷器开始的。    记得是五六岁时,大年三十晚上,吃罢团圆饭,母亲洗碗,我吵着帮忙,不慎撞落了一只碗,“砰”的一声,落地成了两瓣。母亲忙俯身拾起,大年夜想讨个吉利,准备再摔一次,正说着“没事,没事,岁岁(碎碎)平安”时,没料到,祖母突然夺了过去,小心翼翼地捧着两瓣瓷碗片,嘴里发出“啧,啧,啧”的叹息声,“这是景德镇的,景德镇的呀!”那时街头巷尾有补瓷碗的手艺人,大年过后,祖母花了大价,请了个高手,打了6个铜马钉,让破碗复原了。    上世纪70年代初,祖母在动荡的日子里病了,昏迷时,还念念不忘那个破瓷碗:“是个景德镇的呀,要留着!”那时我已大学毕业了。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景德镇留给我的不仅仅只是瓷器,还有捉摸不透的神秘,朦朦胧胧的美丽,于是又多了几分崇敬,多了几分向往。虽说景德镇离我工作的南昌只有300多公里,但工作的繁忙,生活的重压,想在江西哪一角的时间都常常被挤掉了。人生的动荡与转折,“景德镇”三个字在心中始终只是梦幻和神秘。    有一年,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冬季,大年挨近的日子,单位来了两个贩瓷器的,是景德镇人,卖的是景德镇的瓷器,便宜。挤进人堆,抢了一套,虽说是次品,却也让我们一家人开了眼界,认识了什么叫青花、青花玲珑。但真正让我对景德镇瓷器发出惊讶声时,是朋友送给我一对瓷灯的那天,那瓷灯真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插上电源,瓷的内胆开始旋转了,瓷灯罩上的仕女在灯光中像在挥袖起舞,回眸飞天,那栩栩如生的形象令人叫绝。我这时才知道,景德德镇有一种瓷叫“薄胎”。由此瓷器的奇美,瓷器的神韵,瓷器的博大精深让我魂牵梦绕,我想走进瓷器的大门,但又自惭却步。我没有看过几本介绍景德镇的书,我没有见过几种瓷器,我没有到过景德镇。也许,此生未必有缘。距离产生美,景徒镇如梦如幻,在我心中。    5年前,因为写《中国农民生死报告》一书,我要去婺源调查合作医疗。路线是从弋阳到铅山,过德兴,去婺源,与景德镇擦肩而过。朋友汪新宇陪我,他是婺源人。返回时,我们谈起了瓷,谈起了瓷文化,他邀请我去景德镇。30年的向往与期盼,就在这不经意中实现了。他说,到了景德镇,你不必多逛,除了游览祖宗留下的瓷业古迹外,你只要去一趟精益斋就可以了。在景德镇我去了古窑、珠山、浮梁,去了该要去的地方,最后一天落脚精益斋。    走进精益斋的大门,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我只想用一句时髦的感叹词来表达:“哇噻!”新宇的夫人美华是我的朋友,兼文友,兼病友。她悄悄地向我讲述精益斋主孔发龙先生从一个卡车司机到收藏家的故事。这无疑又多了一个“哇噻”,不仅仅是眼睛一亮,精神一振,思绪之翅为之扑动,心灵之窗为之大开。我想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景德镇文化,想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机遇,想到了中国人的勤劳好学、奋发向上……那夜,我激动地写下了“瓷路”两个字。老孔不仅仅是景德镇的一个宝,也是江西省的一个宝,要挖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就像他的藏品一样,让更多的人去鉴赏和理解。我向汪新宇夫妇道出了这个想法,大家一拍即合。当晚乘车赶回了南昌,到家已是十一点半,我仍沉浸在激动之中。    我想,精益斋给我的不仅是品味与鉴赏,更多的是开始与瓷文化交往的一份缘分,它是在续我的瓷缘。    佛说:“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找精益斋主人采访是我的瓷缘之旅。     精益斋主人会不会接待我呢?我能不能再进一步目睹他的藏品呢?他会不会开口讲述他的故事呢?     我与他是否有缘?  --------------------------------------------------------------------------------后记    真的,当孔发龙拒绝采访时,我们灰心了,再次拒绝时,我们死心了。然而,在执著与执著相交,追求与追求相叠的过程中,我们几个人找到了共同点,于是有了这本书。我和美华一起采访,一起讨论,2005年11月26日程美华写出第一稿,蒋泽先写出第二稿、改第三稿。在修改过程中,责任编辑张叠峰的思考、眼光和严谨,使书稿更加趋于完善。在执笔中,“民族文化”几个字在大脑中像群山一样耸立,像江河一样奔腾。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瓷文化如此,景德镇陶瓷文化也如此。    孔发龙先生的“精益斋”是景德镇瓷文化的一角,孔发龙先生由卡车司机到陶瓷收藏家的瓷路经历充满了机缘。    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许嘉璐先生说:“‘因缘’学说从原始佛教传到中国,逐步的中国化,也把‘因缘’学说中国化了。一方面‘因缘’学说得到了改造,另一方面中国的儒学得到了提升,这是双赢。中国文化对‘因缘’的改造在哪里?佛教最重要一点是求个人的解脱,脱离苦海。大乘佛教不同的是不仅自己解脱,而且要帮助别人解脱。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事,由个人放大到整个世界,这样‘因缘’学说在中国的文化里,就得到了更有利的支撑和更多的营养。”    写《瓷路》使我们感受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缘”给了我们很多的启迪,缘分就是要共生共进,就是要宽容共存,就是要相互合作,就是要知恩感恩。有了这样的理念,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美好,生命就会灿烂,情感就会沟通,心灵就会安宁愉悦,书后写这一点点感受,与读者共勉。    作者于南昌“慕容一亚”斋    2005年11月26日一稿    2006年5月1日劳动节二稿    2006年12月1日国庆节三稿    2006年12月18日最后修定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景德镇造纸厂有一个车队,队里有十几名司机。造纸厂的造纸原料是稻草秸秆。当时车队司机承担的任务不只是运产品,还兼收购任务。造纸厂的原料别说是停一天,停一个小时,停一分钟都要厂长的命。厂长托人四处寻觅选择队长。一个名字——孔发龙,就这样传进了造纸厂厂长的耳朵。    小厂斗不过大厂,何况还有“备战”任务,这次不是“录用”,而是“任命”,“汽车队长”,那时他还不满20岁。孔发龙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他以他的吃苦精神,乐于助人的品德,娴熟的技术,赢得业内人士的口碑。    孔发龙把十几辆老“井冈山牌”、“解放牌”的大卡车修理一新,和队员们一起制定了规章制度。十几辆卡车出发,这在当时的景德镇算是非常威风的一件事了。孔发龙无法感受威风,日夜跑车很累,很苦。再苦,他总用瑶里的日子来比。坐在卡车内,风吹不到,雨淋不到,太阳晒不了,露水浸不了,比瑶里的日子舒服多了。队员们叫苦,他不叫;队员们叫累,他不吭声;最远的地方,最难的山路,他总是第一个去。“孔队长”这三字在队员心中就是吃苦,就是责任,就是正气,孔发龙用自己的言行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能一呼百应的队长形象。与农民交易,他从不敲宰拖赖。厂里是急需要造纸原料,农民也急需这点活命的钱。只要价格合理,他总尽量满足。“孔队长”这三个字给农民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希望,很多村庄的农民与孔发龙成了朋友,他们的稻草秸秆只卖给孔发龙。孔发龙不愁无货,只急车辆不够。他把车辆的使用安排得井井有条,很少放空车,运载成品纸出厂,尽量顺路拖回原料。两三年过去了,领导认识了他,工人认识了他,农民认识了他,车队年年超额完成厂里的任务,被评为“先进单位”,他被评为厂里“先进工作者”。孔发龙成了名人。孔发龙首次尝到做“名人”的滋味。    成绩带来了荣誉,荣誉带来了“名声”,他年轻,他壮实,他英俊,他浓眉大眼、身材挺拔,他阳刚气十足,这些元素足可以构成女性心中的偶像。一不小心,他被爱情撞了一下腰。    纸箱装订车间姑娘余国珍和他家住在同一条街。上班不便同行,下班总是可以同路的。每天下班,余国珍总要在车队里转一圈,只要孔发龙没有开车出差,她就会主动约孔发龙一起回家。两辆破旧的自行车,追逐夕阳,抛去疲劳,孔发龙感到十分轻松惬意。那是一个春雷阵阵、山雨欲来的黄昏。余国珍来到车队办公室,队友们说,队长还在路上,余师傅你先回吧,要下大雨了。    余国珍执意留下。又一声闷雷,哗,大雨滂沱,如同从楼上倒水一般。余国珍焦急地望着通往厂门的那条水泥路,听见了车鸣声,她举起了伞,冲向车棚,她立在那儿等着他。    “冷吗?”孔发龙还记得,这是她的第一句话。    她抬头,他突然发现,她那双眼睛是那么明亮清澈,那么深邃多情。那夜,这双明亮的眼睛一直在他脑海里闪烁,像星星像灯光,他希望这光亮永远在自己身边闪烁。这光亮能给他力量,给他温暖。孔发龙明白,这是爱上了她。    孔发龙违背了父母之命:五年内不谈恋爱。    他说,他会给父母带来一个惊喜,一定给老人们生一个孙子。    老人小希望恋爱与婚姻影响他的工作、他的前程。孔发龙斩钉截铁地说:“讨了老婆只会干得更好,哪会干得更坏!”    他是男子汉,他说的每句话都要兑现。他果真兑现了。婚后一年,孔盛荣做爷爷了,孔发龙做爸爸了。我小知道,孔家是否信佛,佛说,与命运分割。命运同时给一个富人和一个农夫一碗饭,富人觉得很不满足,农夫感到很幸福。农夫的心是和命运连在一起的。孔洋和孔琦的出生,给一家人带来了多少温馨和甜蜜。那段日子里,一家三代人完全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中。喜事一桩接着一桩,又过了几年,造纸厂领导任命孔发龙为供应科科长兼车队队长。孔发龙成了厂领导眼中的“红人”、“能人”。    正当孔发龙春风得意之时,他踩了刹,拐了弯。他放弃了这两个让人眼红的位置,率先在造纸厂提出申请承包一部东风牌大卡车,只干司机这门活。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厂里上下为此纷纷议论开了。他的行动既让一些老工人大吃一惊,为他捏把汗:“承包能行吗?亏了赔了咋办?”也让有些青年工人不理解,暗暗为他惋惜:“在厂里干得好好的,领导器重,大家拥护,何苦干这个?”还有的疑惑地说:“搞承包?没着落的事,何苦去冒这个险?”他心中有底,他和妻子已经商量分析过,有风险才有硕果,就如当初他选定去瑶里一样,他要义无反顾地闯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来。厂领导见他决心大,计划周到,同意让他试行半年。或许这也是车队将要走的一条路,领导这样想。车子接下来后,他立即进入角色,他带着徒弟杨国平驾着承包的大卡车上了路。手中握起了方向盘,心里别有一番滋味,这是平生第一次以个体户的身份驾车,也是头一次体验所谓“下海经商”的滋味。是苦是甜是福是祸很难预料,但他心里明白,自己是出于一片诚心和善意,别人不清楚,妻子余国珍知道,写申请前,他俩认真学习了有关改革的文件,摸清了省内各家造纸厂的形势。那时国有大型造纸厂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造纸业竞争激烈。小型造纸厂濒临倒闭危机。景德镇造纸厂对后勤部门多次提出承包制,响应者不多,孔发龙响应厂里的号召,目的是让心爱的工厂能在竞争中少一点负担,多一点力量,能让有能力的人也走上这条路,减轻厂里的压力。他坚信自己的路走对了,只要方向把得稳,把得准,把得牢,前面纵有千难万险也能跨越,他坚信人生没有跨不过的坎,趟不过的河,道路总是越走越宽阔的。    孔发龙人缘好,口碑好,生意渐渐多了起来,运输业务一宗又一宗,再不是站在瑶里“徽州大道转弯”的青石路碑边,高喊着“我们出省了”的小孔发龙。如今,他跑南昌、跑南京、跑上海、跑北京、跑广州、跑深圳,南北飞车,纵横千里。起早摸黑,不遗余力,来回满载,从不空车,披星戴月,风餐露宿,通宵达旦地干。为了节省时间,快速按时到货,常常是饿了就咬几口馒头,干了就喝几口凉水充饥,实在睏了,停车一会儿,躺在车上打个盹儿,然后接着再开。就这样,苦打苦拼,苦干苦熬,扎扎实实下了三年整。苦吃够了,人消瘦了,腰包渐渐鼓了。孔发龙不在意腰包的鼓,他更在意的是,通过几年来走南闯北,接触各种阶层的人,信息灵了,眼界开阔了,经历丰富了,思想开明了。在今后人生的道路遇到关口需要选择时,有了智慧,有了眼光,有了胆量。    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澎湃地冲击着瓷都古老的大地,社会深层次的变革,剧烈的撞击着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一时间,“下海”成了最时髦的字眼,“经商”成了人们的向往,孔发龙跑运输,搞个体,赚了钱,成了许多下岗工人争相效仿的榜样。转行搞运输的人日渐增多。这个原先很少有人问津的行业由过去的人员紧缺发展到人员过剩,孔发龙开始面临着竞争和挑战。业务越来越难接,收入越来越少,面对新的现实,是继续开下去,迎接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还是重操旧业,回去当造纸厂的供应科长呢?难道就只有这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何去何从还真难倒了孔发龙。他与妻子商量。妻子说:“我们生在瓷都,长在瓷都,做瓷器生意,行吗?”孔发龙连忙摇头:“我们家三代人都与瓷器无缘。”孔发龙又重复了爷爷来景德镇谋事的故事,“生来只有为做瓷器人服务的命,命中注定,缘分未到,别去碰瓷器。”孔发龙说。一夜两夜,几日几夜,难以成眠。“干什么”这个问题把他们夫妻俩搅得日夜不得安宁。孔发龙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上有老,下有小,女儿才2岁,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人生之路一定要选择好啊!这不是饿和冷,这是对生存与发展的考问,是对人生路标转向的思索。辗转反侧思考半夜,有时孔发龙把妻子推醒床头细语,仍没有结果。妻子余国珍向孔发龙提到一个人:“我们去征求一下姐夫的意见吧。”    “姐夫!”孔发龙眼睛一亮 .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jisx2jn9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08瓷国游历记-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08瓷国游历记 • 下载地址 BK008瓷国游历记 图书《瓷国游历记[外书衣有九品.书近十品]》 详细描述暂无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ic7w2yan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07瓷道-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07瓷道 • 下载地址 BK007瓷道 作者:李臣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2月1日) 出版日期: ISBN:7507727629 字数:页码:197 版次:装帧:平装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古瓷收藏的门坎儿较多,不是指价格,而是指鉴别。瓷器不像书画,瓷器不知道作者,于是给造假者打开了方便之门。鉴别瓷器的真伪除了看实物以外,做旧和营销的过程也是层层雾障,其中往往夹杂着许多编造的诱人故事。因此,对不法古玩商们的了解,也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功课。 作者李臣是著名的瓷器收藏家,处于责任感,他以切身经历和高深的见识,描述了古瓷商们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有正当的交易,也不乏欺诈,活生生地道出了瓷道的精彩和瓷道的凶险,读者可从中窥出造假贩假的来龙去脉,也可学到瓷器真伪鉴别的知识,可谓一本生动的教科书。 本书图文并茂。书中器物均由我国著名陶瓷鉴定家耿宝昌先生把关,并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本书是著名古瓷收藏家李臣先生继他的《民间寻瓷记事》一书出版后的又一力作。书中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了解到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对古瓷经营者这一群体的活动进行了鲜活生动的介绍。他们之中不乏痴情的收藏爱好者,也不乏以贩瓷为生的纯商人,由于他们在这一特殊的经营领域内奔劳,所面临的考验和凶险远比纯粹的收藏爱好者更大。因为赝品的冲击,不法商人的欺诈,对他们可能是致命的。他们之间的交易更加残酷,更加具有戏剧性,更加考验一个人的阅历和智商。别看他们或坐在店堂里品茶,或蹲在地摊前闲聊,其实,那双眼睛始终像鹰一般窥视着周围的一切,不放过每一刻商机,也随时要设法闪避凶险。本书以故事形式纵深展开了对古瓷经营的运作形式、运作规律的介绍,并生动地描述了各类古瓷商人的活动方式、心态,剖析了他们成与败的原因,把他们的世界在读者面前揭示得淋漓尽致。目录一、发现的回报二、奇遇三、他疯了四、“无价”与“无罪”,“腐败”与“不败”五、情中案六、老红军的琮式瓶七、成化盘的捡漏与卖漏八、他们连玩具店都不放过九、寿字罐与准岳父十、一笔亿元“古瓷”大买卖十一、乾隆鹿头樽换瑞士劳力士表十二、一万美金该卖十三、抵债的青花赏瓶十四、公安局长进班房十五、利润分配法则十六、急中生事十七、百万大瓶,错失良机十八、在拍卖会买到赝品能退货吗?十九、看人下菜碟二十、“百元后面是百万”续篇二十一、重残器也受追捧二十二、曾是窑址废墟物二十三、海外淘宝二十四、旅馆里的四只黄釉小盘二十五、歪打正着二十六、谨防调包二十七、都是动手惹的祸二十八、十年后还是他二十九、仿品的价值三十、古玩商与跑道人三十一、各走各的路,各挣各的钱三十二、退货风波三十三、五十块钱的梅瓶想换辆汽车三十四、“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 三十五、古玩商语录剖析三十六、老板买瓷交学费三十七、警惕“游击队”三十八、怎么挣钱的都有三十九、高手也有走眼时四十、报国寺地摊上的百万执壶四十一、凭眼力,一夜暴富四十二、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的发现四十三、“文革”中古玩艺术品的命运古瓷器近年拍卖成交价格表作者介绍 文摘插图:序言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17nbtwbh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06陈万里陶瓷研究与鉴定-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06陈万里陶瓷研究与鉴定 • 下载地址 BK006陈万里陶瓷研究与鉴定 《陈万里陶瓷研究与鉴定》是大家研究与鉴定丛书之一。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博物馆来说,私人捐赠都是极为重要的藏品来源。我们会在博物馆看到展品说明牌上标注着捐赠者的姓名,或者以捐赠者命名的展厅,乃至以捐赠者命名的整座博物馆,人们以此来表达对捐赠者的崇高敬意和作为永久的纪念。这已经成为博物馆文化的一种传统,一道风景。 下载地址 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96l90pqy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05尘封的文明:西夏瓷器-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BK005尘封的文明:西夏瓷器 • 下载地址 BK005尘封的文明:西夏瓷器   作 者:李进兴 出 版 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2 ISBN:722702623 版 次:1 包 装:平装 开 本:32开 页 数:93页 字 数:50000千 印 张:1次 所属分类:图书 > 历史 > 考古/文物 > (分类细分与勘误) 内容介绍宁夏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绳结之地,又地处丝绸之路要冲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党项、匈奴、吐蕃、回鹘等少数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劳动生产、狩猎驻牧,既促进了宁夏家牧经济的发展,也以自己智慧的汗水,共同创造了色彩斑斓的古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伟大而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在西夏故地陆续出生了许多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陶瓷。但由于西夏疆域辽阔,民俗各异,夏、宋、辽、金在经济上、文化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交流,因此,在西夏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出土的陶瓷但有着不同的风格。本书意在通过对西夏瓷器的介绍,让广大读者尽情贪图西夏古瓷之美,徜徉于中华文化的宝库之中。  序前言西夏瓷器的产生与发展西夏瓷器的胎质与胎色 西夏瓷器的胎质 西夏瓷器的胎色 西夏瓷器的成型西夏瓷器的施釉与釉色 西夏瓷器的施釉 西夏瓷器的釉色 西夏瓷器的釉色与西域文化西夏瓷器的装饰工艺 剔刻花工艺 绘花工艺 点彩工艺 雕塑工艺 纹饰与图案西夏瓷器的造型西夏瓷器的出土与存世情况西夏瓷器图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jpgilpap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茶艺师-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茶艺师 • 下载地址 茶艺师 茶艺师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技术人员。通俗的说,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茶艺师高出其他一些非专业人士的地方在于他们对茶的理解并不仅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而是对其有着深刻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对茶文化的精神有着充分的了解。而茶文化的重点是茶艺。职责    1、鉴别茶叶品质;  2、根据茶叶的品质,选择相适的水质、水量、水温和冲泡器具,进行茶水艺术冲泡;  3、选配茶点;  4、向顾客介绍名茶、名泉及饮茶知识、茶叶保管方法等茶文化知识;  5、按不同茶艺要求,选择或配置相应的音乐、服装、插花、熏香等环境。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和标准,茶艺可以具体分为以下类型:  (1)以茶事功能来分  可分为生活型茶艺、经营性茶艺、表演性茶艺。  (2)以茶叶种类来分  一般是按照基本茶类,即七大茶类再来细分,如红茶茶艺、绿茶茶艺、乌龙茶茶艺,黑茶茶艺。还有再加工茶类的茶艺,像花茶茶艺。  (3)以饮茶器具来分  主要有壶泡法(包括紫砂壶小壶冲泡、瓷器大壶冲泡),还有盖碗杯茶艺和玻璃杯茶艺。  (4)以冲泡方式来分  包括烹茶法、点茶法、泡茶法、冷饮法等。  (5)以社会阶层来分  包括宫廷茶艺、文士茶艺、宗教茶艺、民间茶艺。  (6)以饮茶人群来分  主要是一些特殊人员群体的茶艺,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小儿茶艺、伤残人茶艺等。  (7)以民族来分  如汉族茶艺、少数民族茶艺。  (8)以民俗来分  如客家擂茶、惠安女茶俗、新娘茶等。  (9)以地域来分  如北京的盖碗茶、西湖龙井茶、婺源文士茶、修水礼宾茶。  (10)以时期来分  一是古代茶艺、二是当代茶艺。  无论何种茶艺,都体现出中国茶艺的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  〔茶艺师初级的要求〕:  1、法律常识,职业道德。2、中国用茶的源流。3、茶文化基本知识。4、茶叶基本知识。5、茶艺基本知识。6、茶具基本知识。7、茶叶营养卫生知识。8、科学饮茶知识。以及1、仪容、仪表、仪态常识及服务用语。2、茶艺人员准备的基本要求。3、茶艺器具及泡茶用水知识。4、绿茶茶艺。5、花茶茶艺。6、乌龙茶茶艺。  〔茶艺师中级要求〕:  1、茶叶的分类。2、六大茶类及花茶加工工艺。3、茶叶品质鉴别知识。4、茶具知识5、品茗用水知识。6、科学饮茶与保健。7、茶叶生物化学。8、茶道知识以及1、服务礼仪中的语言表达及接待艺术。2、茶艺用茶具配备基本知识。3、潮汕功夫茶茶艺。4、武夷岩茶茶艺。5、调饮红茶制作。6、西湖龙井茶礼。7、少数民族茶艺――白族三道茶。 茶艺师,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就业前景广阔,其待遇较其他服务行业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一名业务熟练的茶艺师,月薪一般在2000元左右。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又有一说。琴棋书画诗酒茶,可见,茶是助雅兴之物。我国有传统礼仪——客来敬茶、端茶送客,茶与社交也是息息相关的。   茶艺师——这个职业听起来就茶香弥漫。   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的优秀思想。如今,品茶已升华为精神享受,喝功夫茶,成了招待高朋好友的时尚之选。大街小巷的茶馆、茶楼、茶坊、茶艺馆、茶社、茶室,宾客盈门,其舒适的环境、优雅平和的感觉,让人精神放松,同时工作疲劳也慢慢解除。茶艺师精美的表演,使人赏心悦目,怡然自得,边饮茶边休息边观赏茶艺表演,成了很多人喜欢的休闲方式。  有人说,茶艺是培养绅士和淑女的摇篮,的确是这样。茶艺师在充满茶韵的环境中工作,座上客也都是雅人,经过茶的熏陶,也变得更加优雅起来。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b8woi2r0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BK002残片映照的历史:北京出土景德镇瓷器探析-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目录内容 • 下载地址 目录内容   书籍作者:曲永建图书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图书售价:45.00元 图书类别:历史图书标签:曲永建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上书时间:2010-10-14 出版时间:2002-03 印刷时间:2002-03开本:32开     页数:199页     装订: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实地收集,从上万件残片中精选千件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作品,其中近百件民窑标准器举世罕见。是一本集入门指导、收藏鉴赏和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实用参考书。编辑本段目录  文   1 总论   2 洪武 建文   3 永乐 宣德   4 正统 景泰 天顺   5 成化 弘治   图   1 1380年之前   2 1380年至1420年   3 1420年至1460年   4 1460年至1500年   5 1500年至1540年   后记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dl.dbank.com/c0fl7gaokt 图书是PDF格式的,如果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此下载阅读器。

  • <>-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介绍 • 内容截图 • 下载地址 介绍 1963年生于江西余干。198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为苏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IAC)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曾任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       主任,总工艺美术师。曾获90年全国陶瓷评比一等奖,1996年日本陶艺术家协会会长奖,1997年日本哀京都知事奖,同年参加日本国际陶艺创作营。   获奖   1990年 第四届全国陶瓷艺术评比获一等奖   1996年 中日陶艺大展获日本陶艺协会会长奖   1997年 第二十七回全陶展获东京都知事奖   1999年 中国当代陶艺家学术邀请展获银奖   2000年中国青年陶艺术家邀请展银奖。   2001年 首届全国陶瓷艺术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展览   1992年 白磊陶艺展(日本东京东急画廊)   1996年 中日陶艺展(景德镇)   1997年 第二十七回全陶展(日本东京上野国立美术馆)   1997年 国际文化交流国际陶艺创作营(日本佐贺、武雄)   1998年 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中国美院)   1999年 首届中国当代陶艺家学术邀请展(广东美术馆)   2000年 千禧陶艺邀请展(清华美院\乐陶苑)   2000年 第二届中国当代陶艺家学术邀请展(广东美术馆)   2000年 五位中国当代杰出年轻陶艺家作品展(香港艺术发展局)   2000年 大陆香港陶艺邀请展(香港艺术发展局)   2001年 世界陶艺广场展(韩国)   2001年 新青花展(乐陶苑)   2001年 富乐国际陶艺创作营(北京、西安)   2001年 中国当代陶艺邀请展(上海静文艺术中心)   2001年 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2年 中国当代陶艺展(瑞士日内瓦)   2002年 第三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中国美院)   2003年 延伸与突破中国现代陶艺状态展(广东美术馆)   2004年 第四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中国美院)   媒体画刊   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   日本国家电视台NHK放送协会   《朝日新闻》   《读卖新闻》   美国《当代陶艺》   澳洲《陶艺与认知》   《世界陶艺概览》   《世界现代陶艺》   《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   《美术研究》   《装饰》   《江苏画刊》   《雕塑》   《江西画报》   著书   2002年...

  • 《B03瓷器文化知识》 pdf 格式-专题---电子书下载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简介:主要是讲述古代瓷器文化知识   陶器知识 瓷器工艺............ ............................................1 审美与赏析.................. .................... ..................6 瓷器鉴别知识.......................... ................................21 瓷器仿制历史.. ..........................28 瓷器年谱....... ............ ..................................40 一、瓷器工艺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经水碓舂细,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拉坯 :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 《B03瓷器文化知识》 pdf 格式 、、、、、、、、、、、、、、、、、、、、、、、、、、、、、、、、 下载地址 

  • 程久发-市高级陶瓷美术师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简介: 简介: 程久发 男,1968年1O月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讲师。199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年分配到江西省陶瓷学校任教至今。系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高岭陶艺学会会员。 2000年作品入选江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成就成果展,“夏季服装”等作品入选清华大学国际陶艺交流展。创办“丹青”陶艺工作室。2003年策划成立了“景德镇市洪源国际陶艺村”并任村长。

  • 章建东-市高级陶瓷美术师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简介: 简介: 章建东,男,1954年11月25日出生,江西省景德镇人,毕业于中国逻辑与语言党政专业,后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专业。现为江西省景德镇市民间特艺陶瓷研究所所长,室名“耘墨轩”,高级工艺美术师。二十一世纪中国知名书画艺术家,中国政协景德镇市委员会委员,省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

  • 刘正亚-市高级陶瓷美术师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简介: 简介: 刘正亚 出生于1958年,江西波阳人。1982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1989年评为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市书画院特聘为高级陶瓷专业画师。

  • 彭静文-市高级陶瓷美术师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简介: 简介: 彭静文 女,1967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高级工艺美术师。1992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专业,在校期间得到了王锡良.陆如、白海等老师指点,师从张育贤老师。1998年创作的“鱼欢”100件瓷瓶获景德镇市陶瓷艺术评比优秀创作奖;2001年合作的“夏趣”瓷板画入选澳门景德镇陶瓷艺术展。擅长釉上。釉下彩装饰,以花鸟画、陶瓷捏雕为主。

  • 吴志辉-市高级陶瓷美术师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简介: 简介: 吴志辉 男,艺名乐陶山人,一九六八年生于景德镇,祖籍江西省余江县。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青联委员。获全国文联美术等级考核陶瓷美术一级资格。一九九二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陶瓷美术系。 吴志辉曾任景德镇市红星瓷厂美研所副所长、美研室主任;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专业教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高岭陶瓷协会会员。师承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卖九先生,作品以青花见长,致力于青花新探索,现代感极强,在青年陶瓷艺术家中颇具影响。主要艺术成就:

  • 徐广青-市高级陶瓷美术师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简介: 简介: 徐广青简介 高级工艺美术师 徐广青 徐广青,女,1974年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1996年毕业于景德镇市技工学校,现为景德镇市陶瓷书画院秘书长兼高级画师,风清轩创办人。 其人擅长陶瓷釉上彩装饰,尤擅现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作品色彩着重清俊、淡雅,追求和谐美,构图严谨,主次分明,把国画完美地再现于陶瓷上,并且与陶瓷器型相融和,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去构思作品。敷色细腻,整体效果清秀典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广大陶瓷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好评和青睐。 作品《睡莲》 《荷趣》入选《景德镇市青年陶瓷艺术家作品优选》。作品《紫藤》 《荷》入选《中国陶瓷》2002年第六期。

  • 彭松-市高级陶瓷美术师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简介: 简介: 彭松:男,祖籍湖南攸县,出生地中国景德镇,大学文化,现供职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岭陶艺学会会员。从小受父亲彭竟强先生(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艺术熏陶,其作品创作锐意求新,色釉装饰层次肌理效果完整。青花斗彩细腻淡雅,体现民族性,装饰性,曾应邀赴日本广岛作陶艺制作现场表演,深受各界人士好评。

  • 喻安-市高级陶瓷美术师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简介: 简介: 喻安 1971年2月生,江西省南昌人,助理工艺美术师,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199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在校留任两年,之后入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后从事陶瓷艺术设计,设计制作陶艺《沧桑》获首届2000年杭州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优秀创作”奖,

  • 余晓霞-市高级陶瓷美术师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简介: 简介: 余晓霞 女,1973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师。200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现供职于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作品“世外桃源”获中日陶艺展入选奖;作品综合装饰“紫韵”获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展览和评比入选奖;并被收录在《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展作品集》;作品综合装饰“金芙蓉”、“紫韵”、“飘香”人编《收藏级艺术陶瓷》;作品综合装饰“秋”发表在《陶瓷研究》杂志2001年第3期;作品色釉装饰“圆梦”,在江西省第四届“瓷都金融杯”工艺美术大奖赛暨景德镇市第六届陶瓷莱术“百花奖”展评中获优秀奖;作品综合装饰“飘香”获全国第二届旅游瓷设计评比二等奖,色釉装饰“圆梦”获三等奖;作品综合装饰“紫韵”获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中陶杯”铜奖,作品“碧玉”获优秀奖;在第六届中国民族民间工艺品、礼品(含旅游、纪念品)收藏品交易博览会中,作品“碧玉”获金奖;作品青花斗彩“争妍”入编《景德镇中青年陶瓷艺术家作品博览》第一卷;作品“清韵”收录在《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观》。论文“中国画的笔墨构图对青花装饰的影响”发表在《陶瓷研究》杂志。不少作品被选送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展出。 擅长综合装饰和青花斗彩,艺术创作题材以花卉为主,作品注重装饰艺术与造型的和谐统一,具有构图饱满、新颖淡雅的时代气息。

  • 李晶-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目录 • 简介: • 作品: 简介: 江苏江都人。1974年4月出生于景德镇。1997年毕业于景德镇职工大学陶瓷美术设计专业。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现就职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从事陶瓷设计专业多年,对陶瓷创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技艺.擅长青花分水.色釉综合装饰,青花斗彩及新彩,创作严谨,表现手法细腻多变.作品<人物>获第4届国际陶瓷精品大赛入 选奖,作品<枫>,<古韵>在中日陶艺展中获入选奖.作品<韵律>在江西省第4届工艺美术大赛中获3等奖.作品<紫荆花开>在2007年庆香港回归10周年举办的<紫荆杯>中获金奖.作品<春暖图>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作品刊录在<陶瓷研究><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作品收藏图库><第7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观>,<艺苑瓷韵>等书籍. 作品:编辑本段回目录 李晶 李晶

Contact Us

地址:景德镇高新区昌南慧谷工业园B5-B栋手机:13307980997  电话0798857099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348976153@qq.com QQ:28660402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京ICP备2024096100号